北京扁平疣哪个医院好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119/8605173.html
5月12日,医院(以下简称中山一院)护士节庆祝大会上,护理部主任成守珍忍不住红了眼眶。几个小时前,国际红十字会网站发布消息,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的25名护士获得年第48届南丁格尔奖章,她是其中之一。“这个奖,归功于大家长期以来的支持和帮助。”她说着,不忘勉励年轻护士,“无论遇到什么挫折,都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坚持和秉承南丁格尔的精神,甘于吃苦,乐于奉献,做我们护理人应该做的事情。”作为知名重症护理专家,成守珍有过硬的护理技术,多次临危受命,参与各种突发应急事件抢救。无论面对的是非典、汶川地震、昆明暴恐,还是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她都坚持带领团队把有深度有温度的护理融入到每一个患者的救治中。

从业初的遗憾造就一位顶级护理专家

年,中山一院呼吸科。两台美国进口的呼吸机旁,经常出现一个娇小的身影,她是护士成守珍,刚从南京医科大医院调过来。成守珍迷上了这两台机器,一有空就琢磨,循环回路、管道接口、按钮、阀门等所有功能和操作方式,都摸得一清二楚。看到她那副认真又执着的模样,一向稳重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带头人谢灿茂教授忍不住调侃:“怎么一位女同志也对机器这么着迷。”着迷是有原因的。年,不满19岁的成守珍从卫校毕业,医院。戴上燕尾帽,穿上护士服,她表现出对这个职业的天生热爱,工作细心负责、业务能力突出,第二年就被授予南京市优秀护士称号,之后升任呼吸科护士长。年代末,国内诊疗服务能力、技术水平持续提升,但设备条件依然薄弱,医院只有几台笨重的国产呼吸机,功能单一。有天,一位患者病情突然恶化,专家会诊后一致认为只有气管插管上呼吸机才有一线生机。在机器辅助治疗和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下,转机出现了,患者情况逐渐稳定,甚至已经开始进食。“没想到在脱机的时候,患者一下子失去生命体征。”30年后回忆往事,成守珍的语气里依然有着不甘与惋惜,“如果是现在的机器设备,肯定能救回来。”从满怀希望骤然变成失望,成守珍深深理解了自己职业中肩负着“健康所系,生命相托”的神圣使命。她再次立下决心要在急危重症护理领域下苦功,尽最大的努力挽救病人的生命。年,中山一院组建内科重症监护室(ICU),成守珍毅然接过重担,成为护士长,在科主任和教授们指导下,和临时组成的护理团队一起,全副身心扑在监护室的建设上,大到整体布局,小到监护仪、呼吸机等仪器的安装、使用和管理,事无巨细,亲力亲为。刚开区,成守珍就和医疗专家迎来一个大挑战,收治了一位肺泡蛋白沉着症患者。这是一种在国内外都极为罕见的疾病,治疗棘手,且因大量的肺泡沉积物导致肺通气及换气功能受损,患者已经严重呼吸衰竭。抢救迫在眉睫,专家会诊后做了一个超前又大胆的决定——在体外循环下为患者进行全肺灌洗。这个手术操作技术要求非常高,稍微不当便可造成双肺不可逆损伤;护理难度也不小,除了仔细观察病情、严格无菌操作外,还要熟悉监护、机械通气及手术配合等多方面知识和技能,当时在国内并无先例。没有先例就创造先例。重压之下,成守珍和医疗专家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有条不紊地开展手术,先将肺部插管,然后将一定温度的无菌生理盐水灌进去,反复冲洗。整整一夜,用了80瓶生理盐水,洗出一盆又一盆的“淘米水”,才为患者赢得生存的机会。成守珍将这一护理体会撰写成论文,为临床护理提供重要参考依据,获得中山大学医疗成果三等奖。除了加强临床护理实践,成守珍也不曾停下理论学习的步伐,她在南京时就进行了一年系统的英语培训,练出一口流利的英语,为后来进行国际护理交流奠定基础。到中山一院后,又先后攻读了医学学士学位、公共卫生硕士,参加了管理哲学博士研修班,还曾多次出国学习。“医院到学校,从国内到国外,学英语,学新的护理理论技术和护理管理,就是要将国内外最先进的护理技术和管理应用到临床,应用到病人身上。”成守珍说。年她去美国进修,回国后积极组织护士学习国外先进护理技术。尤其是密闭式人工气道护理技术,在非典期间由于应用及时,为护理病人及保护医护人员起到重要作用。该经验也被带到了新冠肺炎疫情战场,去年出发前往武汉支援时,她坚持带上了40支密闭式吸痰管,第一例气管插管就派上了大用场。

▲出征武汉,成守珍(举旗者)三次请缨终于成行

21年ICU联合查房打造一支急危重症护理团队

在支援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61天里,中山一院医疗总队救治了位患者,其中重症危重症比例超过90%。“我们打造了一支以急危重症为核心的护理团队,有强大的疑难重症救治能力。”成守珍说,出战的护理队员中,90%有重症监护的经历。重症患者病情复杂,瞬息万变,护理工作难度和强度远大于普通病房。成守珍自己是顶级重症护理专家,深知要保证重症护理质量,除了配备最先进的仪器设备,护士也必须不断学习护理理论知识和各种抢救技术,才能捉住有效的抢救时机,挽回患者生命。年,成守珍到香港交流学习,几乎走遍了全港ICU病房,深入参观完这些大大小小水平不一的ICU病房后,一个念头逐渐在心中浮现。年,她升任护理部副主任,每月马不停蹄组织全院8个ICU病房,选择危重、复杂和具备护理难点的典型病例,在第二周星期二上午9点针对病例存在的疑点难点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和讨论,得出有价值的结论和经验。“每个ICU病区有不同特点,个人经验也较局限,通过联合查房,能把ICU最成熟或者最有经验的东西拿出来分享。”成守珍说。当时内科ICU做第一例漂浮导管,没经验,但心脏外科ICU已经积累了许多案例,联合查房可以相互学习,快速提升,分享经验。

▲成守珍带领护士查房

为了保证ICU联合查房的持续性,护理部在年初就开始制订计划,详细安排每月由哪个ICU负责,做到“年有计划,月有安排,查有重点”,至今已经坚持21年,吸引了不少同行慕名取经。随着ICU联合查房带来的实效,中山一院后来又将医生团队请进来,形成医护联合查房,并把这一模式带到了武汉,当场解决疑难复杂问题。重症医学科一区护士长卫政登年加入中山一院,几乎每个月都参与到联合查房,他感叹:“其实能坚持把所有ICU病房集合起来,做毫无保留的学术分享,是非常难的事情。”年,卫政登分享了一例通过PICCO血流动力学监测判断休克病因的案例,成守珍主持了这次查房。PICCO是当前最先进的重症监测手段之一,通过一条中心静脉和动脉导管就能精确、连续监测心输出量和容量指标,观察血管阻力的变化。支援武汉期间,这项新技术极大提高了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水平,为治疗和抢救赢得宝贵的时间。结束武汉抗疫后,中山一院ICU护理团队仍在不断发展壮大。以往急诊科还没有标准的重症监护病房,在医院的支持下,一个拥有10张病床的ICU已经建成。“急诊科在最短的时间抢救病人,给人的印象就是追求急和快,但在护理细节有所欠缺。”急诊科护士长刘强强说,成守珍主任经常来指导,还从重症护理的角度提出加强精细化管理,往专业ICU护理方向发展。ICU的精细化护理也是成守珍挂在嘴边的话题。管理着中山一院近名护理人员,还兼任中华护理学会呼吸护理专委会主委、广东省护理学会理事长,成守珍虽然有很多工作要忙,但始终没有离开过临床。“成主任经常带着我们查房,她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uetielonga.com/xtlyj/9042.html